新闻动态

印度接连挑衅中国,俄罗斯忍不住发话,外长一句话点醒全世界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3:12    点击次数:61

印度的“挑战”能算得上认真吗?别急着笑话他们,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个“试探”。你要观察一下,那边的动作表面上是要“取代”中国,但背后暗藏的心思其实蛮复杂。去年,印度推动“本土制造”,喊着“要成为全球供应链第二”。

但我查过一些行业报告,印度本土制造总体产值还只占到全球的1.5%左右。更别说那“印度制造”是个什么程度。北京一家电商平台我随手搜,基本的手机、家电都还是大牌子中国厂的零件拼装。苹果去年把iPhone的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迁到印度,结果良品率掉了一大截,据路透社报道,良品率下降了约10%。

这还不止。港口堵车这事儿,去年印度孟买港堆积了超5万个集装箱,等了差不多半个月才能放行。几个月前我看物流行业的调研,印度港口的平均装卸速度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二。工人培训也不是像那种三天搞定的事,业内人士告诉我,新员工培训一拖就是三个月,才能稍微熟练点。

这样的基础,怎么能说是“赶超”中国?哪怕某些印度企业用中国零件贴个牌,转出“去中国化”,我觉得也就是个心里安慰。实际上,产业链的多级复杂性让中国的优势不是轻易被撼动的。你试想,苹果的“印度制造”方案,零件供应都还是依赖中国。去年资料显示,苹果在印度的供应链95%以上的零件还是从中国进口。

俄罗斯方面,外长拉夫罗夫一句话点醒了不少人。在一次国际会议上,他直白说:“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。”其实就是想告诉世人,除非印度能搞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要不然“弯道超车”真的挺折腾。况且,俄罗斯自己也清楚,当前国际局势风起云涌,没有谁会眼巴巴看着印度完美替代中国。

更奇怪的是,去年中国出口到印度的电子产品增长了15%。这不是“逆势”吗?还是说,印度那点“鸿志”只能放在嘴边?真正能像样的产业链还得从中国找根基,不然顶多是自娱自乐,哄自己开心。

我敢打赌,印度的“制造梦”就像泡面上写的“图片仅供参考”。喊得再响,能实现的下场,或许就是“人喊马不跑”。你要真想摆脱中国的产业链,不是靠几句口号和一堆政策文件就能做到的。那种套路一看就明了,一开始就是个看似雄心勃勃,实际上风险巨大的“空谈”。

至于俄罗斯那句话,更像是一记警钟。全世界都在看中国的制造能力是不是真的变弱了。可实际上,很多国家变的不是技术短板,而是心态。心想着“我也可以”“我也要”。但真要比拼那种系统性优势,恐怕印度还得硬着头皮打硬仗。

这么一闹腾,相比中国的稳健布局,印度这出“后发制人”的戏码会不会变成一场“忽悠自己”的戏?你觉得呢?这场“逆袭”到底是真心还是演戏,到底是谁在赌谁的耐心?

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i4开元网站是多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